媒体报道

【转】陶勤 中国美术走出去的精髓是“进入”|文化自信

2017-04-24
 

 

◎本刊记者  王海珍

 

中华文明从诞生起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形态,并形成了与这一独特形态相匹配的价值体系、审美体系,但从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却不断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全球化时代给中华文明再度兴盛、重新在世界文化的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带来了良好的契机。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国际上获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出,越显重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也愈来愈高。

文化影响力的根本特性在于“直指人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在于使中国文化、中国模式、中国故事走进他国人民的内心世界,走进人类历史的深处。

中国美术,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国美术曾在中国文化发展长河中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大众媒介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略显式微。另一方面,随着娱乐时代的到来,“娱乐化”似乎左右着文化领域的一切艺术形式,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舞台表演等都被披上了娱乐大众的外衣。而中国美术从传统上讲恰恰是各种艺术门类中最不具有娱乐性的艺术。以美国波普艺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艺术取悦大众的风格恰恰与中国传统美术重视神韵、讲求意境的审美追求大相径庭。

但也正因为此,美术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意义尤为重要。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渗透于生活各层面的图像和形象正日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实力、价值观念、生活状态和精神领域的重要符号。相较于具有一定时间特性的其他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静态的美术作品和形象更利于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反复出现。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中国艺术应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发展,中国越来越需要在世界艺坛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进行国际艺术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吸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共同促进国际艺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国美术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说。

 

 

2016年,“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在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举办


北京双年展影响力愈来愈大

 

陶勤认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任务相当艰巨,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全社会包括中国美术界在内的同行共同努力。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陶勤说,“文化强国,我理解是对内在于以文化人,对外在于人文外交。”“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和人文外交,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有人说孤独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当前西方世界在看待中国时难以摘掉有色眼镜,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将一个文明优雅的中国呈现给世界。”2012年,陶勤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如是说,如今五年过去了,这些话依然掷地有声。

而中国美协近年来始终致力于把真正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水准的作品向世界介绍出去,让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和普通民众了解中国美术创作的真实状况和取得的成就。近十年来,中国美协积极开展中外美术交流,努力宣扬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的优秀美术成果,增强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在倡导国际艺术的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陶勤介绍说,中国美协推行“中国美术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便是由中国文联、北京市政府、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为“北京双年展”)。作为北京双年展策展委会召集人,陶勤见证并亲历了北京双年展诞生、发展、壮大的全过程,“艺术是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形象的重要载体。但是我们看到,西方社会举办的展览呈现的中国面貌往往是片面的或者有失偏颇的,这说明国际社会存在着一个表现中国现实的西方标签。我们如何以主流美术的形式真正地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陶勤说,“我们有必要把中国的主流美术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界面,在国际的视野里,真正地传播我们中国的形象,而双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这是双年展诞生的契因。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经过十余年的运行,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品牌,“第一届双年展能够邀请到45个国家的艺术家参与,这跟陶秘书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且后来第六届北京双年展的时候到了96个国家,这是很了不起的,这个参展国的数字目前是世界第一。”中国美协理事、著名艺术评论家王镛如此说。

“我们这一届的北京双年展参与的国家会达到100个。”坐在春日的阳光里,陶勤女士笑容满面,她极具亲和力的性格与热情干练的行事风格,也助推她在工作的过程中顺利前行,“其实我觉得我们推出北京双年展,不光是要在国际艺术界发出声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人文外交作出贡献。北京双年展应该说是中国美术的国际大公关。十多年来成果很显著,如果没有国际公关在后面,不可能从45个国家逐渐发展到近百个国家。因为参展国数量的增加不单纯是一个数字的提升,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美术的国际号召力越来越强大了。”

2017年即将到来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提出的主题是“丝路和世界文明”,这也与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当下各国的文明交流现状有密切关系。“我们推出‘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的主题,当然也是呼应了习主席‘一带一路’的号召,因为‘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先行。我们在考虑主题的时候,也想到丝路沿线国家只有60多个,但是我们第七届参展国的目标要突破100个,所以我们把丝路和世界文明并置,避免了非沿线的国家不来参展。”陶勤说,“丝路是连接世界文明的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这届展览,多挖掘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以及其他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或者是其他文明彼此之间的影响。所以希望这届是发现更多奇迹、更多惊喜的展览,不单具有当下性,还具有文献性。”

“未来北京双年展要逐渐地把同中国建交的国家都纳入参展国的范畴,这当然需要进一步努力,包括需要国家财政的进一步支持,因为参展国的增加意味着经费的增加。我们走访的目的也是希望各国的外交机构给予参展一些资助。”陶勤对于北京双年展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双年展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威尼斯坚持了一百多年,所以它在世界领域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北京双年展要一直办下去,把它办成世界上最大且最有影响的绘画和雕塑的展览和交流中心,然后促进世界的和平,进一步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因为我们要用我们先进的文化理念逐渐引导世界美术。从上一届来看,参加者最多的是美国和法国,所以我们不光是对第三世界的国家产生影响,还已经影响了西方发达国家,前景是很乐观的。”

 

 

勤(中)接待外宾,进行艺术交流


 

2013年6月21日,“水墨阿尔卑斯——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在瑞士西庸城堡开幕,瑞士前总统库什潘先生致辞

 

让中国艺术更具影响力

 

中国美协对外美术交流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品牌项目是“中国美术世界行”。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配合国家公共外交着力方向,力促优秀美术作品走出去,让更多人通过艺术这一窗口了解中国。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五年举办一次。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于2014年举办。依照惯例,协会会遴选出65件优秀作品赴国外巡展。往届由于经费所限,巡展范围仅限于亚洲个别国家和地区。2014年,该项目获得了首次设立的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资助和国际友人的鼎力支持,足迹首次遍及四大洲主要国家,除日本外,还在新西兰奥克兰、美国纽约、白俄罗斯明斯克和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巡展,迎来了该展国际影响的全面拓展和提升。

这是“中国美术世界行”影响力扩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在陶勤的记忆中,中国艺术作品展览几年来屡次在国际上获得瞩目,说起“中国美术世界行”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礼遇,陶勤如数家珍。

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赴韩国巡展,韩国方面主动要求展览延期……”

20113月,全国美展巡展到日本,有的观众站在《静静的故园》和《回信》作品前,久久不愿离去,热泪盈眶,那时日本正饱受核辐射危机,因此,站在反映汶川地震题材的作品前,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共鸣……”

2012年,中国美协在德国展出了反映西部少数民族风情的系列作品,德国权威评论家说,这次展览消解了他们对于中国认知的盲点……”

2013年,中国美协带着作品奔赴瑞士,这次特意让艺术家们以水墨的形式表现瑞士风光,受到了前来参观的瑞士前总统的盛赞……”

2014年,中国全国美展国际巡展,在纽约邦瀚斯展览中心开启大幕。这是全国美展设立以来首次亮相美洲大陆。创立于18世纪的邦瀚斯是历史最悠久及最具规模的拍卖行之一,机构遍布全球27个国家,在国际艺术精品及古董市场上,以至收藏界,都可谓声名显赫。纽约邦瀚斯展览中心坐落在曼哈顿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拥有专业水准的展览设施,有着较好的业绩和口碑,从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美国艺术商业帝国的重要符号。这次展览广受赞誉,美国主流媒体甚至说,中国的外交由‘乒乓外交’步入了‘水墨外交’……”

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国际巡展·意大利展在佛罗伦萨美第奇-里卡迪宫开幕。美第奇-里卡迪宫最初为美第奇家族的宅邸,修建于15世纪中叶。美第奇家族时为当地最富有和极富影响力的名门望族之一,在佛罗伦萨居于实际统治地位。可以说,没有美第奇就没有文艺复兴,在此举办展览,契合全国美展的高品质和高规格的定位。这次展览,吸引了欧洲主流媒体的瞩目,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塞尔吉奥·马塔雷拉在出席纪念佛罗伦萨建都150周年庆祝活动之际,了解到本次意大利巡展所造成的巨大反响,主动提出参观展览,在佛罗伦萨省省督阿莱西奥·朱弗里达等政要陪同下,专程前往美第奇宫参观了展览……”

2016年,北京双年展精品亮相丹麦,在丹麦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丹麦历史博物馆一向有北欧‘凡尔赛’的美誉,我们的作品主题涵盖了和平、生态保护等,打动了丹麦方,他们主动提出免去场地费,把常设的核心展厅出让给我们,让我们很感动……”

……

回忆如同一帧帧照片,在陶勤的脑海中闪回,她一次次目睹见证了中国美术走出去的巨大影响力,她也在感慨着,在中国美术走出去的背后,是日渐强大的中国。

“人心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时才能发生效力。”陶勤说,“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也是打开自己的时候,同时也在消解其他文化对我们认知的盲点。”

在美协工作30余年,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美术走出去的陶勤,对中国美术如何走出去也有很深的见解,“如果我们的文化想要进入别的国家,要注意以下几点”,陶勤总结说,“第一,要推荐真正优秀的作品;第二,走出去的作品要尽可能与外面的专业展馆对接,要让参与展览的展馆发挥他们在策展等方面的作用,因为他们最了解本国人的欣赏品味,要学会借力;第三,作品体裁要多样性,要照顾到不同大众的审美,让作品展更具吸引力;第四,策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做一个展览,要在展览前后举办相呼应的座谈、讲座,让展览的延展性更强,内涵更为深化;第五,要借力当地的媒体,要以专业精神面对传播,必要时可以请当地的公关公司,让展览的宣传效果最大化。”每个建议都是多个展览积累经验所得。在这些建议背后,显示着一个从事多年艺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性,也显示着她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中国之美,既美在锦绣山河,更美在灿烂文化。美术可以让中国更美丽。展望未来,我要借用英国观察家雅克的预言,当中国人的文化优越感逐渐恢复以后,中国的文化辐射力量将再度展开,成为带动世界秩序重组的重要力量。”她曾经在一次访谈中如是所言,如今,在亲历了诸多中国美术在国际舞台的力量,她对此更有信心了。

“我刚来中国美协上班是当华君武老先生的日文翻译,我记得有一次陪他去见一位日本著名的漫画家,华君武先生见到那位日本漫画家说,‘久仰久仰,您的大名如雷贯耳’。我愣了一下,觉得这样翻译是不是不妥?毕竟,华君武先生是大家,可是华老坚持让我这样翻译,事实也证明,华老的谦逊让这位漫画家对他印象好极了,他在日本很有影响力,后来在帮助我们的艺术作品走进日本给予了很多帮助。”陶勤说,“外交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扇对外交流的窗口。而我们的背后,是我们灿烂的文化,是日益强大的中国。”

 

(来源:《中华儿女》杂志2017年第6期总第445期转载请注明微信ZHRN1988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 32 号楼 B 座 1701 室中国美协北京双年展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597593915975938359759382

网址:www.bjbiennale.com.cn(中英文)

表格下载地址:http://www.bjbiennale.com.cn/cn/zlzn/

        电子信箱:bjbiennal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