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动态

陶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北京双年展?——15年倾力打造世界绘画雕塑艺术交流中心

2018-04-02
 

奥克诺米杜·弗洛朗蒂亚(希腊)
跨文化的时空旅行者 1 / 2016 / 版画 / 134厘米×120厘米
2017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作品

 

       传播匹配大国的主流国家形象
      双年展以其频率恒定的持续影响力和跨国界效应,已成为20世纪以来国际艺术的风向标。北京双年展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首都北京举办,具有中国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地缘优势和文化实力,是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官方双年展。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社会希望了解中国当代人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的愿望愈加强烈。艺术是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形象很好的载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西方社会举办的展览呈现的中国面貌有时是片面的或者是失之偏颇的,这说明国际社会存在着一个表现中国现实的西方标签。如何以主流美术的形式真正地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我们有必要把中国的主流美术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界面,在国际的视野里,真正地传播中国的形象,而双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从2002年春开始申请立项。2002年9月18日,我觉得是一个在美术史上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展览立项成功,国务院批准可以在2003年举办首届北京双年展,所以就在那天,举办了首届北京双年展的第一次策划委员会会议,讨论足足有四个多小时,最后确定首届北京双年展以绘画和雕塑作为展品的主调,并把“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作为展览主题。这两项都被写入了展览章程,以弘扬我们的审美价值观。如今,经过15年的运作,可以看到,我们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将北京双年展列入“重点扶持知名品牌文化活动”,表明中国政府对该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确立了北京双年展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国际知名品牌的战略地位。

 

       构建和谐世界,以学术主题引发国际共鸣
      虽然艺术是通行的国际语言,但是说实话,我们筹划北京双年展之初,特别担心外国艺术家不来参加,所以我们几乎是每个使馆都走访了,结交了很多外交界的朋友。我们推出北京双年展,不光是要在国际艺术界发出声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人文外交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在跟这些使馆联系、沟通的过程中,让他们对北京双年展的章程和主题产生共鸣,然后他们会及时地把这些信息传达给国内的外交部、文化部,然后再通过其文化部下达给艺术院校、美术馆以及美术团体,这个过程其实是在无形地帮我们做宣传。所以,北京双年展应该说是中国美术的国际大公关,十多年来成果很显著。如果没有国际公关在后面,参展国不可能从首届的45个国家逐渐发展到上届的96个国家。参展国数量的增加不单纯是一个数字的提升,它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中国美术的国际号召力越来越强大了,表明北京双年展已成为在国际艺术界设立操作规范、宣扬独立艺术价值并自主实施的成功范例,是中国美术与世界广泛对话的最重要平台。
      从第一届的展览主题“创新:当代性和地域性”到第二届的“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以及后来的“色彩与奥林匹克”“生态与家园”“未来与现实”“记忆与梦想”,一直到第七届的“丝路与世界文明”,在走访使馆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跟对方解释展览主题,只有对方认可主题才会把信息传达给国内。主题是我们的一面旗帜。在策划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主题的延展力度够大,因为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让外国艺术家进行与己无关的命题创作,只能以全球的关联性来引发国际共鸣。这几届展览办下来都是非常成功的,也体现了集体策划的智慧。像“色彩与奥林匹克”那一届,挪威王后参观后觉得展览非常精彩;“生态与家园”则表明了展览的艺术担当,要用艺术的形式告诫全人类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的危机等问题;上届的“记忆与梦想”则跟当下热议的中国梦联系起来。15年来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既有时代性,又有国际性,尽量不给艺术家束缚,又能引起很多共鸣。这些主题得到了全世界艺术家的响应,从外国艺术家的创作题材,甚至从他们作品的标题及其说明上,都可以看出是认真地阅读了我们的主题的,因此主题成为阐发我们文化主张的很好的载体。

 

       世界绘画与雕塑的“中国支点”
      在世界级的国际双年展中,北京双年展一直以“绘画和雕塑的当代性延伸”为办展宗旨而保持着独立的姿态,对于促进世界范围内架上绘画的回归与复兴,已初见成效:北京双年展不仅展示了五大洲的中外作品,更注意引导艺术价值观,在多元文化交汇中正确理解和把握“他者”文化,促进诸如“绘画死亡论”等国际性美术问题的共同解决,这是中国美术对世界的贡献。世界范围内架上绘画的复兴,可以使当代美术创作自觉进入理性与平和的发展轨道,而不再仅仅以前卫艺术所标榜的变异和荒诞为荣,从而实现传统绘画与雕塑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位参展的瑞典艺术家曾说“中国为世界艺术建立了一个支点,由于北京双年展的介入,使倾斜于美国的全球当代艺术渐渐趋于平衡”,我想他说的很有道理。世界上已经有一百多个展示新潮艺术的双年展了,如果北京双年展再做,那肯定会被淹没在里面。中国艺术的特长是以绘画和雕塑为主的架上艺术,我们若真的亦步亦趋去展示前卫艺术,那就真的是不会有太大价值,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来响应。
      现在看起来,世界上从事绘画、雕塑的艺术家其实是很多的。我们做过一次调查,大约有20%—30%的艺术家在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而有70%—80%的艺术家都在从事传统艺术创作。虽然国外的美术馆或艺术院校推崇的是新艺术,但真正喜欢且从事传统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还是占大部分。有些艺术家是游离于传统与当代之间的,他们发现了北京双年展之后非常兴奋。所以我们的参展国家15年来会发展到100多个,其实是因为艺术家们觉得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圣地。有许多艺术家做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因为他们认可我们的平台,比如上届的一位埃及艺术家,他就主动把第七届双年展英文版章程推送到他的Facebook页面上,马上吸引了几百个粉丝。还有许多艺术家相互邀约:“咱们去参加北京双年展吧,那个双年展跟别的双年展不一样。”这就说明世界需要北京双年展,展览强调绘画和雕塑的当代形态的同时,是在激发传统艺术的当代生命活力。

 

       坚持尊重与维护文化多样性      

    中国是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发起国之一,维护文化多样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前卫艺术可以说是一统天下,实验艺术完全盖过了传统的架上艺术,但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位法国艺术家就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味“求新求变”的前卫艺术面临着一些危机,他说:“如果艺术要保持生机和活力,就要抛弃这种不顾一切追求新奇的做法,因为这样容易变成一种观念滥用和语言滥用。”可以看到,有些过火的行为艺术已经完全突破了人的审美底线,如果我们不加以反驳,那就没有我们存在的意义。北京双年展坚守住了传统艺术的这块阵地,又在这个基础上推陈出新,所以维护了文化的多样性。
      创立北京双年展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就是要促进亚非拉艺术的协调。我们在选择参展国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老盯着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美术绝对不会嫌贫爱富。其实在第三世界国家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然而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国际性的大展,但中国尊重他们,包容他们,所以他们非常踊跃,北京双年展的参展国家才会不断地增长。
      有一届我记得非常清楚,北京双年展本来是两年一届,但那届我们跟“全国美展”重合了,所以推迟了一年。当时就有使馆主动来问:“国内文化部给我们发函,北京双年展是两年一届,新的章程应该出来了,为什么没来跟我们联系呢?是不是这届不要我们参加了?”我听了后觉得特别欣慰,因为表明展览已经吸引到了定向的关注,而且这个定向关注的群体不光是国外的艺术家,已经扩展到国外的文化和外交机构了,足以证明北京双年展是人文外交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威尼斯双年展的整体规模比我们大很多,但是参展国没有我们多,就是因为它不是那么普遍地尊重各国的当代艺术。北京双年展最大的功能就是取得了中国美术跟世界广泛平等对话的平台,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北京双年展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平时很少关注的国家的当代艺术,比如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作品。

 

      第七届北京双年展——用艺术发现世界文明交流的惊喜
      第七届北京双年展提出的主题是“丝路与世界文明”,这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及当下各国的文明交流现状有密切关联。广泛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可能很早很早就开始了,可以说丝绸之路是连接世界文明的纽带。我们推出“丝路与世界文明”的主题,当然也是响应了习主席“一带一路”的号召,因为“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先行,其“五通”中的“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艺术来表现、来促进。在讨论本届主题的时候,也考虑到丝路沿线国家只有60多个,但是我们第七届参展国的目标要突破100个,所以把丝路和世界文明并置,避免了非沿线的国家不来参展。
      丝路是连接世界文明的纽带,希望通过这届展览,形象体现丝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奉献,多多挖掘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以及其他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或者是其他文明彼此之间的影响。希望这届是发现更多奇迹、更多惊喜的展览,不单具有当下性,还具有文献性,可以产生很多视觉贡献,是一个发现的展览,发现中外交互的关系,发现艺术创造可以突破无穷的时空限制,所以这届展览值得期待。
      我们花了很多工夫去走访使馆,应该说第七届的组织工作超过了任何一届,我在走访使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首先,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外交官对“一带一路”不了解的,而且了解得很深刻。比如印尼使馆的文化参赞说:“习主席就是在我们印尼提出要建海上丝绸之路的。”罗马尼亚的文化参赞说:“这届的主题比你们往届的主题都好,更好地阐释了艺术和平地推进了人类文化共同发展。我们罗马尼亚有一位先人早在康熙时期就作为俄国的使者出访了清朝,并回国写了著作,其实他也是‘东欧的马可?波罗’。”这些发现都让我们觉得很欣喜。
      叙利亚驻华大使讲了一个故事也很令人感动。他说十多年前他是叙利亚驻美国大使,非常热爱本国文化。有一天他拿着叙利亚的艺术资料到纽约曼哈顿一个很著名的画廊去,想推荐他们国家的艺术家作品,画廊老板说:“叙利亚的艺术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可能要在我这儿展出很难吧。”没给他任何说话的机会,但是他把一张叙利亚当代艺术的光盘放在桌子上了。两个小时后他接到那个老板的电话,说:“大使,你真的确定这个光盘里面的艺术家的作品是你们叙利亚的吗?”他说:“那当然啊。”老板说:“如果是,那就太惊喜了,我一定要办这个展览。”这位叙利亚驻华大使表示过两个月将回国述职,会把发动艺术家参加北京双年展作为回国的一个安排。所以我觉得就算是战乱国家的外交官,他们也都非常了解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多么的重要!

 

       眺望未来——坚持百年,向世界持续阐发中国艺术主张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化、文明交流的缩影,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北京双年展也致力于向历史致敬,开创新的光景。以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三个维度,立足国内,放眼国际,通过评选机制强化团结引导和价值引领,通过展览交流增加中外艺术家的艺术向心力和凝聚力。越团结,成效越大,逐渐使中国精神、中国梦影响到世界更多的地方。
      北京双年展是2002年正式立项的,所以今年正好是15周年。15年专注做一件事—世界范围内绘画与雕塑艺术当代表达的学术展示,涉及地域辐射面是宽广的,学术定位是鲜明而有针对性的,15周年以“丝路与世界文明”作为主题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人类社会从冷战以来,各个不同民族、宗教的相处越来越困难,矛盾越来越激化,所以现在人类社会需要一种共同的理解力。人类需要通过艺术来呼吁和平、合作、互利、互惠、沟通、交往,这正是北京双年展要向全世界发出的艺术主张。
      直面即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体现当代艺术的担当和人文关怀,也是北京双年展的策展原则之一。中国艺术家广廷渤等合作的油画《时间-生命—5·12汶川祭》,就是第四届北京双年展筹备期间突发5?12汶川特大地震,策划团队第一时间征集的抗震题材作品。2008年在中国首都北京举办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世界为之惊艳的北京奥运会,2016年巴西举办了吸引世界目光的里约奥运会,在北京双年展历届参展作品里面,不乏表现奥运和竞技体育精神的作品。2022年北京将举办冬奥会,期待未来的北京双年展能再次与奥运结缘。
      未来北京双年展要逐渐地把同中国建交的国家都纳入参展国的范畴,这当然需要进一步努力,包括需要国家财政的进一步支持,因为参展国的增加意味着经费的增加。我们走访各驻华使馆的目的也是希望各国的外交机构能给予参展艺术家一些资助。自从埃及前驻华大使夫人参加了第一届北京双年展以后,从首届到第六届,埃及外交部都为其参展艺术家提供了国际机票,还有很多拉美、非洲的艺术家也都由本国政府提供了机票。要把建交国逐渐纳入进来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为此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大公关。
      我们在坚持以绘画和雕塑为展品主调的同时,也要进一步给予比如雕塑的延伸—装置,以及影像等新媒体艺术的展示空间。因为国际艺术的当代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我们要顺应时代,只要它符合我们的审美,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给绘画和雕塑以新的刺激,我们都应该适当吸纳进来。这样有助于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北京双年展的国际研讨会,这是我们行使话语权的绝佳平台,反响良多。比如一位英国的艺术家就说:“当传统的文化框架面临解构或者重组的时候,文化交流极为重要。”一位奥地利的艺术家说:“感谢北京双年展组委会,希望北京双年展及其研讨会一直办下去。”另外一位希腊的艺术家说他非常喜欢参加双年展的研讨会,因为在研讨会上他得到了很多的艺术理念,对他今后的创作非常有帮助。一位厄瓜多尔的艺术家说:“北京成为我自己的第二艺术故乡。”他们的期待我们也不要辜负。
      作为制度性的展览,双年展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威尼斯双年展坚持了一百多年,所以它在世界艺术领域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是无可比拟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艺术要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要坚持将北京双年展办下去,因为这是我们在国际艺坛行使选择权和话语权的有力抓手。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也日益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用先进的文化理念逐渐引导世界美术。从上一届来看,参加者最多的是美国和法国,所以我们不光是对第三世界的国家产生影响,还已经影响到西方发达国家,前景是很乐观的。正如媒体所言,北京双年展作为一部功率巨大的“引擎”,无疑会牵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术格局,让艺术的感染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独特的影响力必将在延续不断的运作中持续凸显出来。


陶勤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副秘书长
北京双年展策委会召集人

 


伊洛娜?库索布(白俄罗斯)
记得你 / 2016 / 布面综合 / 120厘米×130厘米  
2017第七届北京双年展作品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 32 号楼 B 座 1701 室中国美协北京双年展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010-597593915975938359759382

网址:www.bjbiennale.com.cn(中英文)

表格下载地址:http://www.bjbiennale.com.cn/cn/zlzn/

        电子信箱:bjbiennale@163.com